近日,中華工商時報福建記者站黃振宙記者就當前保健品存在哪些問題?保健品監管如何應對?等問題采訪公司生研中心高根鈺博士。
隨著國內經濟、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,大眾對自身的健康也越來越關注,自我保健意識越來越強,越來越科學理性,為我國保健食品行業帶來了無限的發展商機。但是近幾年來,保健食品投訴量也呈逐步上升趨勢,已成廣大消費者投訴的熱點之一。高博士對當前我國保健品領域存在的問題也談到了自己的看法。
中華工商時報:都存在哪些問題?
高博士:首先是假冒的問題,現在許多假冒的方法越來越隱蔽,一般人很難識別。以蜂蜜為例,現在許多造假者在摻假或造假過程中,加入白糖、硫酸熬制假蜂蜜,或者用飴糖、糖漿、果葡糖漿等冒充蜂蜜。為了迷惑市民,造假者還在假蜂蜜中加入增稠劑、甜味劑、防腐劑、香精和色素等物質。假蜂蜜不僅損害消費者的利益,也損害消費者的健康。看起來是蜜蜂,但基本無營養價值,且不易察覺。如果糖尿病患者食用還增加了健康風險。
其次,許多商家為牟取暴利,把普通食品當保健品賣,把保健品當藥品賣。一些保健食品生產企業通過廣告媒體大肆夸大產品功效或擴大“保健功能”; 擴大適用人群,誤導消費者。
最后,保健品的安全問題和它的輔料也有密切關系。以保健膠囊的外殼為例,最好的外殼一般用膠原蛋白制造,但有些黑心商家竟然用劣質淀粉、糊精,甚至塑料、皮革下腳料作為生產原料,對消費者身體健康造成巨大傷害。
中華工商時報:近一年時間,福建警方連續破獲多起生產假冒保健品的重大案件中,犯罪分子為了提高假冒保健品的仿真性,竟在里面添加西藥成分----西地那非。現在保健品領域里違規添加西藥的問題嚴重嗎?
高博士:的確很嚴重。現在一些不法商家主要是在緩解體力疲勞、減肥類、降糖類、改善睡眠鎮靜安神等四類保健食品里違規添加西藥成分,而且添加的方式越來越隱秘。以保健膠囊為例,由于直接在膠囊里的保健物質中添加西藥很容易被查獲,所以現在許多不法商家在膠囊殼里添加西藥成分。這樣一來,監管部門很難發現。
中華工商時報:為什么現在的保健品市場如此混亂?
首先是法律法規不健全。在當前的法律體系中,與保健品直接相關的只有《食品安全法》,但其中對于保健品的規定只有幾條,對于保健品的品種管理、生產流程沒有具體規定,幾乎沒有可操作性。
其次是政府職能監管不力。按現在的規定,保健品主要應歸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監管。但市場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又歸工商局管理。這樣一來,對于保健品的監管就呈現出多個部門跳“集體舞”的局面,而這種“集體舞”又沒能跳成相互協作,反而跳成了各自為政,進一步降低了監管效率。
中華工商時報:很多人擔心保健品市場的亂象如此突出,似乎很難治理了。
高博士:這不是能不能治理,而是愿不愿意治理的問題。對于保健食品來說,監管執法人員可以在現場采用理化層析分離快速篩查方法,隨時抽查、快速檢測樣品來實現對保健品的一般監管。如果在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里增加保健食品快速篩查試劑,那么保健食品非法添加等安全問題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治理。
|